Skip to content

常见问题

更新: 2025/2/24 字数: 0 字 时长: 0 分钟

操作卡死

在MySQL当中,如果频繁的执行修改或者删除操作,那么可能会导致表被锁死,造成假死现象。即使用Navicat等连接工具操作,也是卡住无响应。其原因在于:表被锁死,process被卡住,同时也会导致后面执行命令的process处于waiting状态。

解决办法:干掉process,重启MySQL服务。

# 在命令行中进入MySQL
mysql -u root -p (回车输入密码)
# 输入命令列出当前的操作process
show full processlist;
# 如果有很多waiting的process,说明process卡住了,根据id号杀死这些process!
kill processid;(kill 3301,就会将id为3301的process杀死)
# 停止MySQL服务
net stop mysql
# 启动MySQL服务
net start mysql

日志占用过大

在MySQL中有一个强大的日志系统,例如UPDATE一个表,或者DELETE一些数据,即使该语句没有匹配的数据,这个命令也会存储到日志文件中,还包括每个语句执行的时间,也会记录进去的。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,就是使用MySQL的时间越长日志文件越来越大,如果不定期清理日志文件,就会占用非常多的空间资源。

解决方法一:每隔一段时间清除一次日志文件。

# 在命令行中进入MySQL
mysql -u root -p (回车输入密码)
# 清除日志文件
reset master;

解决方法二:不生成日志文件(Windows中修改my.ini文件,Linux中修改m.cnf文件)。

# 在配置文件中把'log-bin=mysql-bin'这条注释掉即可,即前面加上'#'号,没有则不管
# log-bin=mysql-bin

SQL模式

为了深入理解SQL模式,现有名称为 beauty 的表格如下:

idnamesex
1杨幂
2迪丽热巴

我们现在按 sex 字段来分组,会得到如下结果:

sql
SELECT `sex` FROM beauty GROUP BY `sex`;
sex

我们现在按 sex 字段来分组,得到每组最大的 id 号,结果如下:

sql
SELECT MAX(id), `sex` FROM beauty GROUP BY `sex`;
idsex
2

假如我们去掉上面 MAX 函数,直接输出 id 号,执行该语句会报错:

sql
SELECT id, `sex` FROM beauty GROUP BY `sex`;
/*
1055 - Expression #1 of SELECT list is not in GROUP BY clause and contains nonaggregated column 'girls.beauty.id' which is not functionally dependent on columns in GROUP BY clause; this is incompatible with sql_mode=only_full_group_by
*/

同样的,将查询的 id 字段修改为 name 字段,也会出现同样的错误:

sql
SELECT `name`, `sex` FROM beauty GROUP BY `sex`;
/*
1055 - Expression #1 of SELECT list is not in GROUP BY clause and contains nonaggregated column 'girls.beauty.id' which is not functionally dependent on columns in GROUP BY clause; this is incompatible with sql_mode=only_full_group_by
*/

原因是我们的SQL不规范造成的,因为 GROUP BY 之后,返回的一些数据是不确定的,所以才会出现这个错误。在学习分组查询时,我们也讲过除聚集计算语句外,SELECT语句中的每个列都必须在GROUP BY子句中给出。

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,我们的SQL模式开启了 ONLY_FULL_GROUP_BY 状态:

sql
-- 输入密码登录MySQL
mysql -u root -p
-- 查看sql模式
select @@sql_mode;

QQ截图20211024183634

其实面对这样的错误,解决有许多。

方法一:给不在GROUP BY子句的字段添加 ANY_VALUE() 方法。

sql
SELECT ANY_VALUE(id), `sex` FROM beauty GROUP BY `sex`;
idsex
1
sql
SELECT ANY_VALUE(`name`), `sex` FROM beauty GROUP BY `sex`;
namesex
杨幂

方法二:去掉 ONLY_FULL_GROUP_BY 重新设置SQL模式,修改后不用重启MySQL就生效。

sql
SET SESSION sql_mode ='STRICT_TRANS_TABLES,NO_ZERO_IN_DATE,NO_ZERO_DATE,ERROR_FOR_DIVISION_BY_ZERO,NO_ENGINE_SUBSTITUTION';

QQ截图20211024185600

方法三:配置文件中添加 sql_mode(Windows中修改my.ini文件,Linux中修改m.cnf文件),重启MySQL服务后生效。

sql_mode='STRICT_TRANS_TABLES,NO_ZERO_IN_DATE,NO_ZERO_DATE,ERROR_FOR_DIVISION_BY_ZERO,NO_ENGINE_SUBSTITUTION';

QQ截图20211024185702

编码

将emoji文字直接写入SQL中,执行insert语句报错:[Err] 1366 - Incorrect string value: '\xF0\x9F\x98\x93' for column 'NAME' at row 1

sql
INSERT INTO `student` (`ID`, `NAME`, `SEX`, `AGE`, `CLASS`, `GRADE`, `HOBBY`) 
   VALUES (null, '陈哈哈😓😓', '男', '20', '181班', '9年级', '看片儿');

改了数据库编码、系统编码以及表字段的编码格式 → utf8mb4 之后,就可以了:

微信图片_20221101165238

MySQL 的“utf8”实际上不是真正的 UTF-8。

在MySQL中,“utf8”编码只支持每个字符最多三个字节,而真正的 UTF-8 是每个字符最多四个字节。

在utf8编码中,中文是占3个字节,其他数字、英文、符号占一个字节。

但emoji符号占4个字节,一些较复杂的文字、繁体字也是4个字节。所以导致写入失败,应该改成utf8mb4。

微信图片_20221101165334

如上图中所示,这是编码改成utf8mb4后入库的数据,大家可以清晰的对比一下所占的字符数、字节数。正因如此,4字节的内容往utf8编码中插入,肯定是不行的,插不进去啊,是吧(大潘摊手)。

MySQL 一直没有修复这个 bug,他们在 2010 年发布了一个叫作“utf8mb4”的字符集,巧妙的绕过了这个问题。

当然,他们并没有对新的字符集广而告之(可能是因为这个 bug 让他们觉得很尴尬),以致于现在网络上仍然在建议开发者使用“utf8”,但这些建议都是错误的。

  1. utf8mb4 才是真正的UTF-8

是的,MySQL 的“utf8mb4”才是真正的“UTF-8”。

MySQL 的“utf8”是一种“专属的编码”,它能够编码的 Unicode 字符并不多。

在这里Mark一下:所有在使用“utf8”的 MySQL 和 MariaDB 用户都应该改用“utf8mb4”,永远都不要再使用“utf8”。

那么什么是编码?什么是 UTF-8?

我们都知道,计算机使用 0 和 1 来存储文本。比如字符“C”被存成“01000011”,那么计算机在显示这个字符时需要经过两个步骤:

  1. 计算机读取“01000011”,得到数字 67,因为 67 被编码成“01000011”。
  2. 计算机在 Unicode 字符集中查找 67,找到了“C”。

同样的:

  1. 我的电脑将“C”映射成 Unicode 字符集中的 67。
  2. 我的电脑将 67 编码成“01000011”,并发送给 Web 服务器。

几乎所有的网络应用都使用了 Unicode 字符集,因为没有理由使用其他字符集。

Unicode 字符集包含了上百万个字符。最简单的编码是 UTF-32,每个字符使用 32 位。这样做最简单,因为一直以来,计算机将 32 位视为数字,而计算机最在行的就是处理数字。但问题是,这样太浪费空间了。

UTF-8 可以节省空间,在 UTF-8 中,字符“C”只需要 8 位,一些不常用的字符,比如“😓”需要 32 位。其他的字符可能使用 16 位或 24 位。一篇类似本文这样的文章,如果使用 UTF-8 编码,占用的空间只有 UTF-32 的四分之一左右。

  1. utf8 的简史

为什么 MySQL 开发者会让“utf8”失效?我们或许可以从MySQL版本提交日志中寻找答案。

MySQL 从 4.1 版本开始支持 UTF-8,也就是 2003 年,而今天使用的 UTF-8 标准(RFC 3629)是随后才出现的。

旧版的 UTF-8 标准(RFC 2279)最多支持每个字符 6 个字节。2002 年 3 月 28 日,MySQL 开发者在第一个 MySQL 4.1 预览版中使用了 RFC 2279。

同年 9 月,他们对 MySQL 源代码进行了一次调整:“UTF8 现在最多只支持 3 个字节的序列”。

是谁提交了这些代码?他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个问题不得而知。在迁移到 Git 后(MySQL 最开始使用的是 BitKeeper),MySQL 代码库中的很多提交者的名字都丢失了。2003 年 9 月的邮件列表中也找不到可以解释这一变更的线索。

不过我们可以试着猜测一下:

2002年,MySQL做出了一个决定:如果用户可以保证数据表的每一行都使用相同的字节数,那么 MySQL 就可以在性能方面来一个大提升。为此,用户需要将文本列定义为“CHAR”,每个“CHAR”列总是拥有相同数量的字符。如果插入的字符少于定义的数量,MySQL 就会在后面填充空格,如果插入的字符超过了定义的数量,后面超出部分会被截断。

MySQL 开发者在最开始尝试 UTF-8 时使用了每个字符6个字节,CHAR(1) 使用6个字节,CHAR(2)使用12个字节,并以此类推。

应该说,他们最初的行为才是正确的,可惜这一版本一直没有发布。但是文档上却这么写了,而且广为流传,所有了解 UTF-8 的人都认同文档里写的东西。

不过很显然,MySQL 开发者或厂商担心会有用户做这两件事:

  • 使用 CHAR 定义列(在现在看来,CHAR 已经是老古董了,但在那时,在 MySQL 中使用 CHAR 会更快,不过从 2005 年以后就不是这样子了)。
  • 将 CHAR 列的编码设置为“utf8”。

我的猜测是 MySQL 开发者本来想帮助那些希望在空间和速度上双赢的用户,但他们搞砸了“utf8”编码。

所以结果就是没有赢家。那些希望在空间和速度上双赢的用户,当他们在使用“utf8”的 CHAR 列时,实际上使用的空间比预期的更大,速度也比预期的慢。而想要正确性的用户,当他们使用“utf8”编码时,却无法保存像“😓”这样的字符,因为“😓”是4个字节的。

在这个不合法的字符集发布了之后,MySQL 就无法修复它,因为这样需要要求所有用户重新构建他们的数据库。最终,MySQL 在 2010 年重新发布了“utf8mb4”来支持真正的 UTF-8。

三、总结

主要是目前网络上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把 “utf8” 当成是真正的 UTF-8,包括之前我写的文章以及做的项目(捂脸);因此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篇文章。

相信还有很多跟我在同一条船上的人,这是必然的。

所以,**大家以后再搭建MySQL、MariaDB数据库时,记得将数据库相应编码都改为utf8mb4。**终有一天,接你班儿的程序员发或你的领导现这个问题后,一定会在心里默默感到你的技术牛B。